“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源于宋代,但桂林旅游业真正名扬天下是在改革开放之后。40年来,桂林旅游从艰苦创业到品质提升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和可借鉴的经验,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美丽名片。
旅游快速增长
桂林市导游协会的刘萌刚从事导游工作15年,接待过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两万名游客。他从一名普通导游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先后荣获“全国十大旅游风采人物”“全国最美导游”“援藏导游员先进个人”等称号,并成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唯一的旅游行业代表。
刘萌刚的经历实际上也是桂林旅游飞速发展的缩影。1978年,桂林市只有2家涉外饭店,床位1100多张,游览木船8艘,全市直接从事旅游接待、翻译、导游的不到200人。
现在,桂林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约14万人,带动就业超过60万人,全市持证导游约1.26万人。桂林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在迅速提升,从40年前只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如今已建成4400多家旅游酒店,能一次性接待26万游客。2017年,桂林接待游客数超过8000万人次。截至2017年底,桂林A级景区达 63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5家。
根据国务院2018年2月同意桂林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到 2025年,桂林要全面建成国际旅游胜地,成为更高水准、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完备,形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养生、文化品牌。
守护绿水青山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髓,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2014年漓江流域内70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
以漓江为代表的绿水青山是桂林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保护好桂林的山山水水,是当地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工业急剧发展,桂林不但没有新建工厂,而且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并转一大批原有的工厂,并修建了污水处理厂。通过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初步具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慕名而来,桂林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桂林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游客游览漓江,对漓江的承载力提出了挑战。为此,桂林市果断停止了漓江货运,将这条航道完全让位于旅游。同时,对游船进行改造。第一步是把游船上的垃圾和污水实行集中清运;第二步,停止游船上的餐饮加工,以确保游船对漓江环境的压力减至最低。目前,桂林正在思考第三步,将漓江游船从柴油动力转变成绿色无污染的电力动力。此外,为了更加规范和有效地保护漓江,桂林还制定了《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
多年来,作为桂林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漓江,水质达标率为100%,所有国家考核水流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凤云说,下一步,桂林将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环境保护方面迈出“美丽的步伐”。
创新引领发展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同春节一样喜庆隆重。广西各地会举办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其中不乏民族歌舞与演艺活动。桂林在发展旅游时,特别注重挖掘民族文化。比如,2004年3月在阳朔推出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高峰时段节假日每晚连演4场,目前累计接待观众超过1800万人次。
“该演出把壮族歌仙刘三姐的山歌、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和漓江渔火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创新组合,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桂林市旅发委主任罗建章说。
《印象·刘三姐》突破了传统剧场结构,实践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艺术样式,成为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典范。河南、江西、内蒙古、湖南、四川等地纷纷借鉴,结合本地资源特色,推出了一批实景演出项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桂林旅游业创新发展远不止一个《印象·刘三姐》。1994年,桂林成立全国第一个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1997年,桂林市设立了旅游质量监察所;2009 年,阳朔县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次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可持续旅游观测点;2012年,国务院确定建设的国际旅游胜地后,桂林创新推进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2015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
40年来,桂林旅游业之所以又好又快发展,得益于桂林旅游人在开放的大潮中,敢于探索、勇于改革、不断创新,创造了多项第一。